第(1/3)页 要不,先当个官? 这个可能性摆在眼前之后,便瞬间成了各个社交场所逃不开的话题。 “李兄,对于朝廷新发的告示,你怎么看?” 长安城最大的酒楼悦君坊二楼雅座之上,同桌伙伴问出这个问题之后,祖籍莱州的士子李宏毅情不自禁的就拿起了随身的宝剑。 噌的一声拉开宝剑之后,剑身上瞬间倒映出了李宏毅满是自信的眉眼。 “朝廷恩典,我等自当感激涕零。 但吾自听闻元帅蒙难那日,便已决定投笔从戎。 如今虽然已知元帅无恙,但吾既已立志,此生便再不更改。 吾已决定,此生要追随元帅,用吾手中三尺剑为大宋开疆拓土。 所以,元帅的议事大帐,吾去定了。” 李宏毅执剑说完这番话之后,同桌之人无不敬佩。 “李兄身负麒麟之才,此一去必能逞心如意。 他日志向得遂之时,还望李兄怜惜今日同行之谊,提携吾等于万一。” 听着周围人的恭维,李宏毅收起宝剑拱手回道: “诸会仁兄客气! 我等为营救元帅而相聚于此,哪怕日后前途各有不同,又岂敢忘却今日共赴危难之谊。 他日我等若能各遂心愿,自当共同携手为君尽忠,才不负今日之豪迈。” “李兄所言极是! 无论他日我等前途如何,但今日共赴危难之盛举可诏日月。 此情,当满饮此杯以记之。 请!” “请!” 一杯饮下之后,李宏毅一边抓起酒壶为桌上的好友倒酒,一边看向了坐在自己对面的另一个士子。 “薛言兄此后有何打算?” 听到问话之后,对面的薛言先是拿起李宏毅刚为其倒满的酒一杯印下,接着才满脸自嘲的说道: “吾那日听闻元帅在辽国蒙难之后,当即便扔下书本换上劲装拿起宝剑,欲效古之剑客万里独行救元帅于危难之中。 结果刚一出门,便遇父亲立于门前。 我本以为父亲要阻我西行,却不想父亲却是言道: 我儿有报国之心,吾心甚慰。 但吾儿自幼精于经史,却耽于韬略。 若吾儿真欲报国,当经科举之途造福百姓,而非逞一时血气之勇,误了自己性命。 吾当时一心西行,并未将父亲之言听于腹中。 但此时才知,经史子集骂不死贼酋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