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好啊,好,珠三角那边,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学校,十个有八个从我们这里下订单,就是那个体育场的跑道,还有其他的一些用得到塑料的设施。” “现在一个学校,光是跑道的利润,就是我们卖生活塑料产品两三个星期的利润。” 赵子良笑了笑,这东西利润虽然高,可是订单频率,却是比较小,所以二者是不会放在一起比的,也没有可比性 不过他仍然对产业结构改革迈出去的的第一步加以肯定。 “咱们以后做这种体育用具的时候,要多看看是施工在什么地方的,南方要防潮,北方要防寒。” “不过你们做的还是不错的,我也没有想到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就已经在南方开拓出了市场吗,不错,不错。” 黄一骏筷子停在手里,本来还在思考赵子良前半句话,乍听到他的夸奖,有些不好意思:“市场的事情,都是裴勇和刘青杨的功劳,特别是刘青杨,出门在外,肯定有很多的不方便。” “嗯。”赵子良吃完,端起了餐盘,然后点了点头,思考着什么时候有空,给刘青杨大大的股份。 “那行,你们再接再厉,我先撤了。”赵子良将餐盘放进了回收的地方,和对自己打招呼的几个工人,也都笑脸相迎。 正所谓上帝给你开了一扇门,必然会给你闭上一扇窗。 赵子良所有的产业都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,他开设的录像厅,开始走起了下坡路线。 来的人不多,而且消费也不高,所以此时有几个县城,已经到了恰好能不亏钱的地步,至于想要赚大钱,则完全不可能。 他知道,这是时代的需求,在电影院逐渐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时候,录像厅必然会走出大众的视野。 作为赵子良开设塑料厂之前的支柱型产业,赵子良一早就料到了这样的情况,所以在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,赵子良没有过多的反应,只是做出了一个决策。 “抽调负责人到其他更需要的岗位。” 下午,办公室里,赵子良对徐正说道,这是他交给徐正的第一个任务,看他是否能够把这些人的去处安排好。 徐正和他的名字一样,是个很正经的人:“好的赵董。” 赵子良的称呼,也从某某总,变成了某某董。 只不过由于他比较年轻的原因,还是只有少部分人会叫他赵董。 “对了赵董,您今天中午出去的时候,田筱彤,田小姐过来找过你。” “筱彤,她不待在海市,跑来这里干什么?” 赵子良问。 徐正摇了摇头,表示自己并不知情,然后在赵子良的示意下,离开了办公室。 田筱彤虽然已经回到海市发展永立的塑料制品厂,可是依旧挂着赵子良的良品副品牌的标识。 赵子良曾多次暗示她,已经可以完全脱离晓良自己运作,可是她不仅没有什么反应,而且还从每个季度的收入中,分账给赵子良。HTΤPs://êNxUΕ①②.net 第(1/3)页